党建引领聚合力 青春筑梦三下乡 —— 智能制造系开展 “暑期三下乡” 实践活动
作者:张一弛 时间:2025-06-29 点击数:
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厚植师生家国情怀,6 月 28 日,智能制造系以 “党建带团建” 为引领,由系党总支负责人带队,组织党员教师与团员学生代表走进中兴文化博物馆、枣庄第二工运史展馆、八路军 115 师红色革命根据地,开展 “暑期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以沉浸式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,充分彰显 “先锋领航、匠心智造” 党建品牌与 “青春智创 匠心逐梦” 团建品牌的引领作用,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赓续传承。

红色场馆里的 “行走党课”:党员领航讲历史
活动首站,师生们在系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走进中兴文化博物馆。在泛黄的矿灯、斑驳的工具与珍贵影像前,党员教师们化身 “红色讲解员”,以 “枣庄煤矿发展历程” 为脉络,为团员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党课。“从近代煤矿工人的苦难史到新中国产业工人的奋斗史,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‘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’的精神内核。” 党员教师李老师指着展柜中的老工具,向学生们详细讲解枣庄煤矿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产业转型的壮阔历程,将 “匠心筑梦” 的职业精神与党史教育深度融合。

随后,“三下乡” 实践团参观枣庄第二工运史展馆。在 “工运星火”“抗日洪流” 等七个主题板块的史料与图片前,党员教师结合工运史上的红色故事,现场解读 “党建带团建” 的历史渊源。参观结束后,全体党员与团员庄严宣誓,“传承红色精神,投身乡村振兴” 的誓言响彻展馆,彰显了两代青年在党旗下的使命接力。

革命遗址中的精神淬炼:军民同心忆初心
在八路军 115 师红色革命根据地,锈迹斑斑的枪械、布满补丁的军装与作战地图,串联起罗荣桓、陈光等革命家创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壮烈历史。“反‘扫荡’时,军民同吃野菜粥、共守防御工事……” 党员教师鲁老师以作战地图为教具,还原了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。师生们驻足凝视,在讲解员的讲述中,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坚定信念。

一场忆苦思甜饭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。粗粮馒头、菜汤、咸菜的简单餐食,让师生们直观感受革命年代的物资匮乏。“这不仅是味觉的体验,更是心灵的洗礼。”24级团员学生小张感慨道,“党员前辈用行动告诉我们,青春要在奋斗中绽放光彩。”

品牌引领下的使命传承:青春向党勇担当
此次 “三下乡” 活动将 “先锋领航、匠心智造” 的党建理念与 “青春智创 匠心逐梦” 的团建目标深度融合,打造 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。系党总支负责人表示:“通过党员教师‘一对一’带学、红色场馆‘沉浸式’教学,我们希望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青年心里,引导学生将爱党爱国之情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。”

活动结束后,师生们纷纷表示,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,在 “党建带团建” 的引领下,把实践中汲取的奋进力量融入到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中,用 “匠心” 诠释担当,以 “智创” 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。